5年前让国产雷达数百千米外发现F-22,如今他当选(3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学术报告中关于国产反隐身雷达发现F-22的描述 事实上,如今国内反隐身雷达早已不是一型或者说几款型号,而是呈现各平台、不同型号全体系发展的景象

学术报告中关于国产反隐身雷达发现F-22的描述
事实上,如今国内反隐身雷达早已不是一型或者说几款型号,而是呈现各平台、不同型号全体系发展的景象,最终在航展上展示的多款反隐身雷达特性各异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而就目前来看,除了陆基反隐身雷达大规模应用之外,052D型驱逐舰的后续建造批次(即052DL),也将其舰体中部的雷达,换成了一部体型更大的新型雷达。从表面上来看,有米波雷达的典型特征,因此被外界认为是一款先进米波雷达,对F-22、F-35等隐身战机具有一定的探测能力,在时间上也符合国产反隐身雷达的发展进程。但就目前来说,官方尚未对此明确表态,一切还都是外界的猜测。

注意052DL中部的“苍蝇拍”雷达
除此之外,目前我国还有一款JY-27A型先进米波三坐标雷达对外出口,这也是全球罕见的出口型反隐身雷达。就我们一贯的行事风格来说,一款先进装备的出口,往往意味着国内已有更先进型号的出现。因此,JY-27A的出现,意味着我们在反隐身雷达领域,应该是有了更高的建树,这在美国各型F-35服役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JY-27A型先进米波三坐标雷达
最后需要解释的是,吴剑旗院士曾经说过一句比较绕口的话:“不是所有米波雷达都有反隐身能力,也不是说反隐身雷达一定是米波雷达。”其中前半句比较好理解,毕竟先进米波雷达和老式米波雷达有本质区别,即使是国内出口的米波雷达,也并不一定是反隐身雷达。比如,出口的JY-27米波雷达和JY-27A先进米波雷达虽然只差一个“A”,但两者性能差距极大,前者基本上不具备反隐身能力,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,先进反隐身雷达需要的不仅仅是天线,更在于后期数据补偿,以及高速信息处理等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。而后半句就有些难懂,毕竟目前实用的反隐身雷达几乎都是米波雷达,但实际上,“矛”与“盾”的竞争从未停止过,一时的成败并不能代表最终结果,因此,反隐身雷达的未来发展,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。

B-21还会带来新的冲击
在当今时代,已经很难体会到早年面对美国先进隐身战机时,忧心忡忡却又无能为力的脆弱心态。而事实上,在几年前国产歼-20隐身战斗机尚未服役的情况下,吴剑旗院士主持研制的反隐身雷达,绝对是国内应对F-22威胁的最有力武器,为保卫祖国领空立下了汗马功劳。更重要的是,吴剑旗院士生于1966年,如今正是年富力强之际,在当选院士之后,势必也能获得更大的平台一展所长,在国产反隐身雷达领域作出更多的贡献。相信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更加先进、更加敏锐、更加精确的空中“电眼”,将试图隐身在大气中贼眉鼠眼的“小偷”揪出来,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
文章来源:《现代雷达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ldqk.cn/zonghexinwen/2021/1125/649.html